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门峡市委员会!今天是:
首页

第128号提案《关于加速发展三门峡市中药材产业的提案》

时间:2021年01月15日

市农业农村局答复:
   三门峡市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衍生出丰富的自然生物资源,天然中药材自成体系,品种多,资源广,素有“一步三药”和“天然药库”之称,是河南省十大药材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所产的连翘、丹参、杜仲、黄芩、柴胡、黄精等道地中药材,药份含量高,品质上乘,比较优势明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把中药材产业列入全市产业强市的重点工作任务,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三门峡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载文任组长,孙继伟副市长、高永瑞副市长、万战伟副市长任副组长,下设中药材种植和流通组、中药材深加工(中成药制造)组和招商引资组等三个专项工作组,明确了各相关单位职责分工,为我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等部门承担中药材种植和流通组的工作任务。为扎实推进工作开展,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以何耀武局长为组长的中药材生产发展工作专班,强化组织领导。3月24日,组织召开了全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会,围绕全市药材生产现状、市场流通、科技推广、科研育种、产品加工和存在短板等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研讨。4月9日,举办了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暨培训视频会议,动员市县乡村积极参与、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快全市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二是制定支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学谋划,明确了发展思路。即以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条为目标,突出道地品种和区域优势,聚焦“四个环节”(种植环节、流通环节、制造加工环节、品牌建设环节),落细落实,稳产提质增效,促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市农业农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部署,组织中药材专班骨干,开展了大量的调研摸底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初步拿出了《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8月底开始招标,征询专业机构进行正式编制),提出了《三门峡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奖补政策》(待市领导审定),印发了《关于推动全市中药材生产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切实做好中药材野生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制作了三门峡市连翘、丹参、杜仲等道地药材及大宗常用中药材分布图,指导全市中药材生产发展。各县(市、区)也相继出台了中药材生产发展意见。近年来,卢氏县财政拿出近5000万元,用于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种苗繁育和种植奖补,渑池县县乡两级政府筹措资金5000多万元,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
   三是建设示范基地。在药材适生区,建立生产示范基地,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建立了5个万亩连翘仿生态种植基地。分别是:以卢氏县范里镇柏坡村为中心,辐射东岭、关道等6个行政村的连翘万亩种植基地;以该县文峪乡望家山村为中心,辐射南石桥、窑子沟、杨家场等行政村的连翘万亩种植基地;以豫西大峡谷景区干道为主线的万亩连翘长廊基地;以三淅高速卢氏段沿线(官道口—朱阳关7个乡镇)为主的万亩连翘长廊基地;以卢氏双龙湾景区为中心、辐射双龙湾镇东虎岭、上店以及徐家湾乡丰太、石断河等行政村的万亩连翘基地。二是建立了12个千亩连翘仿生态种植基地。分布在卢氏县横涧乡、沙河乡、瓦窑沟乡、木桐乡、徐家湾乡、双槐树乡、五里川镇、杜关镇、官坡镇等乡(镇)的12个村;三是在建立了3个万亩丹参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渑池县张村镇、天池乡、陈村乡等3个乡(镇)。
   四是规范种植技术。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骨干,制定了连翘、丹参、黄芩、柴胡等10多项中药材生产技术规范,有6项被确定为省级地方标准;由河南科技出版社公开出版中药材科技图书17本;印发了《全市中药材春管春播技术意见》和《关于切实做好连翘防冻工作的紧急通知》;编印了《三门峡市主要中药材栽培技术》、《连翘栽培技术》、《丹参栽培技术》等技术手册及管理技术要点明白纸,指导全市药材生产。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自媒体、微信、12316平台、农村大喇叭等形式,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解惑;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到我市开展技术讲座和现场指导;组织技术骨干,深入农村大院、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今年前七个月,共举办培训班56期,培训4200人次,发放技术手册等宣传资料3万余份,重点推广了育苗移栽、地膜覆盖、起垄种植、合理密植、整形修剪、适时机械收获等技术,提高了群众科技素质和管理水平。
   五是培育宣传品牌。我市主要中药材种植品种30多个,其中“卢氏连翘”、“豫西丹参”、“灵宝杜仲”等分别被国家确定为原产地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为不断提高我市中药材品牌的知名度,我市加大宣传力度,主办了全国首个单品中药材研讨会——豫西丹参研讨会和首届丹参采收节,邀请国内农业院校、药材行业的专家学者及国内知名药企,实地调研种植情况,为“豫西丹参”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中药材天地网与渑池县政府签订了中药材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提升了我市丹参品牌的知名度。河南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平台等新闻媒体,对我市发展药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进行了多次宣传报道,扩大了药材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截止目前,全市中药材面积发展到76.9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75万亩的102.5%。虽然我市中药材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合理利用资源、调优种植结构、搞好产地加工、创造品牌效益”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持,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规范种植技术,强化品牌建设,增强产地初加工转化能力,提高综合效益,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稳步扩大种植规模。要科学规划,突出发展以连翘、丹参、黄芩、柴胡、杜仲为主的道地药材,统筹发展苦参、苍术、五味子等适销对路的中药材。要充分利用丘陵坡地、山地树林,采用仿野生生态种植方式,扩大连翘、杜仲、山茱萸等木本药材栽植规模,发展适合林下生长的中药材种植。要鼓励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入股等形式,推进规模化经营。在卢氏县完善建立10万亩连翘仿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在渑池县着力建立3万亩丹参种植示范基地。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和野生抚育面积各达到110万亩以上。
   二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本着面向市场、适地适药和适当集中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一要根据海拔高度调结构。在卢氏、灵宝、陕州、渑池等县(市、区)海拔高度600米以上的丘陵山区,重点发展连翘、柴胡、黄精等中药材;二要按照土壤质地调结构。在渑池县的天池、果园及陕州区西李村、观音堂等四个乡(镇)和卢氏县的部分区域,利用当地红黏土的有利条件,突出发展丹参种植,以色红品佳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在灵宝、陕州、湖滨等市(区)沿黄砂质土壤区域,积极发展生地、山药、桔梗、射干等药材,增加药农收入,促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三要比较耐旱程度调结构。我市旱作农业占比高,对于旱地可选择黄芩、金银花等耐旱药材种植;四要更新药材品种调结构。我市种植的大多数中药材不耐连作,一般连作三年以上就容易发生病害或造成某种营养元素缺乏而减产。要在注意轮作倒茬同时,更加注重中药材品种的更新优化,有效解决品种退化问题。
   三是多种方式推广技术。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生产过程的培训、指导和服务,指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规范化生产;二要以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制定当地主导中药材生产技术规范,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有规可依,从产地选择、栽培、采收、分拣、贮藏等环节,努力实现规范化生产;三要以中药材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生产示范基地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培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或乡土人才对种植全过程开展技术指导。四要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仿野生生态技术。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限量补施化肥;病虫害防控上,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选用最小有效剂量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
   四是搞好野生资源保护。一要建立种质资源圃。支持农业科技部门收集全国范围内的同类种质资源,建立连翘、丹参等道地药材品种种质资源圃和种质资源库,开展新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选育出品质优、产量高及树形好的道地或大宗药材新品种,增强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二要加强野生药材资源监管。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大巡查处罚力度,严禁乱采滥挖苦参、柴胡等野生中药材,实现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要搞好野生药材抚育。对全市野生连翘等中药材群落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因地制宜地采取补植、疏密、修剪、清坡及封山育林等措施,搞好野生药材抚育,改善群落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五是不断加强品牌建设。一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我市山清水秀、小气候多样的优良自然禀赋,加大质量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打造生态药材品牌。二要进一步强化宣传推介。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永久性宣传板等多种媒体,强化“卢氏连翘”、“灵宝杜仲”、“渑池丹参、“渑池柴胡”等区域特色中药材品牌的推介和宣传,共同开辟我市特色中药材品牌打造工作新局面。三要强化产品认证。引导新型经营实体开展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和新品种认证,用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是着力拓展产业链条。一要引导药农进行中药材收获物分拣分级,加大药材产地初加工工作力度,增强就地加工转化能力;二要鼓励本地中药材新型经营组织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由生产型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积极研发科技含量高的茶品、功能饮品、保健品等消费终端产品,满足市场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特色中药材产品的经营效益;三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影响力的药材加工企业,在我市开办大型药材加工厂,进行产地加工和深加工,增加药材附加值。成功引进河南鑫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到我市驻办企业并注册河南中锦园实业有限公司,落地卢氏县产业集聚区,开展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产业;四要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营销体系,发挥药材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药企+基地+农户”等模式,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不断扩大订单生产在药材生产中的份额,降低药材种植风险;五要加强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与广大药农的紧密合作关系,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促进中药材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是积极发展新型业态。将中药材文化、生态价值与种植增效相结合,把中药材产业与美丽乡村、旅游、养生保健等相结合,以中药材野生抚育、生产种植为载体的培育农游一体化典型,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群众通过中药材种植、加工、购销及农副产品开发等实现增收致富;利用花类药材的蜜源,发展养蜂业,品尝甜蜜的收益;利用连翘、丹参、桑叶等“药食同源”药材,研发药茶产品,拓展销售市场。同时,利用我市青山绿水好空气的自然生态,讲好中药材故事,宣传提升我市中药材知名度,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门峡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24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13931号-1 公安网备411202020000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