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提案
提案者:李文锋 灵宝市服装商会
联名提案者:高永刚 王观明 马金亮 赵卫明 吴红乔
主办单位:三门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提案理由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推动经济增长,而且还能提高竞争力,吸引人才和投资,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简化行政程序、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改善法律环境、加强沟通合作等措施,为企业创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建议
1.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和材料,提高审批效率。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集中处理各类审批事项,减少企业办事时间和精力投入。
2.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高效、便捷、透明的公共服务。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3.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与企业代表、行业协会等进行密切沟通,了解企业需求和诉求,及时解决问题,促进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4.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减少行政干预,促进市场竞争。加强反垄断执法,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市场公平有序运行,为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5.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为企业提供稳定健康的金融环境。
三门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做法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机制为抓手,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全市各领域营商环境水平持续提升。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高位推动统筹推进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机构。
2.调整市领导分包营商环境领域。根据三门峡市领导调整及最新分工,结合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年度工作任务,对市领导分包营商环境领域进行调整。
3.完善监督机制。印发《三门峡市“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实施方案》,从全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企业家代表中选聘“营商环境体验官”300人,从不同角度对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监督执法、法治保障等领域企业和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采取实地观摩、全程体验、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体验监督,从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建章立制,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制度体系
1.印发《三门峡市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及21个专项行动方案,明确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全覆盖,涉企事项全程网办。开办企业、纳税等7项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其余指标进入全省第二梯队。
2.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紧扣企业存在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重点抓好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用好双月推进、会商周“两项制度”,建立测评、评估、违法案件处理“三项机制”,提升政务服务、生产保障服务、法治保障服务、宜居宜业服务“四项服务”。3.学习推广先进地区经验,广泛收集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做法和案例,印发了全国先进做法、北京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及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等多项文件汇编,为各单位复制推广先进地区经验提供路径和借鉴。
三、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工作走深走实
1.联合市人大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带领调研组先后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税务、不动产专区、市供电营业厅水电气联合报装专区、陕州区政务大厅市场监管专区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全面掌握三门峡市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工作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效。
2.开展营商环境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专题调研。成立调研组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五件事”、河南省营商环境系统性改革方案、提升企业满意度等工作落实情况,对28个指标牵头单位进行调研,对存在问题督促其整改提升。
3.开展政务服务窗口暗访工作。对全市19个政务服务大厅进行暗访,发现问题进行全市通报,要求各县(市、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对照问题清单,全力整改提升。
4.开展政务服务督导检查。市营商办工作人员到市政务服务大厅督导检查政务服务工作,察看窗口服务情况及大厅暗访准备工作情况。
5.学习借鉴上海市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上海市营商环境优秀案例,结合实际,提升营商环境水平。
四、提升服务能力,用心做好企业服务工作
1.常态化开展创新环境堵点痛点问题疏解。聚焦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等关键领域,线上线下多渠道征集、核实问题线索,确定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督促疏通堵点。
2.持续开展企业走访活动。重点对办理过评价指标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企业进行走访,并做好惠企政策宣传、企业诉求收集等工作。
3.扎实做好营商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工作。根据《河南省营商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营商环境违法案件及时受理、调查处理或转办营商环境违法案件,提高企业满意度。截至5月底,我市共受理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案件44件,已办结案件34件,满意率为100%。
4.提高政务服务质效。优化服务流程,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办件量较大的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持续做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咨询投诉工作,及时接受、处理涉企咨询投诉;线下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注重言行礼貌,规范办理企业政务服务事项。
我市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先进地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继续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抓“十拼”,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记者师宝华整理)